青砖,这一承载中华千年建筑文明的标志性材料,正通过山城厂家的技术创新,焕发出前所未有的绿色活力。
最近,国内首家青坯瓷质砖/岩板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经中国陶瓷工业协会认定,正式落户重庆基地。该中心由东鹏重庆基地牵头,联合东鹏博士后工作站、景德镇陶瓷大学、重庆文理学院共同组建。
这标志着陶瓷行业在环保低碳与高性能材料研发领域迈入新阶段,也为重庆青砖厂家带来了新一轮发展机遇。
01 环保压力下的转型之路
古建行业曾面临严峻的环保挑战。传统青砖生产需要消耗大量粘土资源,导致土地资源流失和环境污染。
随着国家“双碳”战略的深入推进,环保政策日益收紧,促使重庆青砖厂家不得不寻求转型之路。
环保压力成为技术创新的核心动力,多家重庆青砖生产企业开始探索绿色低碳的发展路径。
02 技术突破:青坯瓷质砖的创新
重庆青砖基地经过近年来的持续创新与产业化发展,使青坯瓷质砖/岩板技术日趋成熟,形成了完整的研发、生产、应用体系。
该产品采用西南天然青石等环保原料,经低碳烧成工艺制成。相较传统陶瓷,生产过程中长石类原料用量减少30%以上,全生命周期碳排放降低10%以上,显著降低资源消耗与环境影响。
作为国内首个且唯一聚焦青坯瓷质砖/岩板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,重庆青砖基地凭借行业权威认证,致力突破“环保升级”与“性能突破”的双重行业瓶颈。
03 产学研协同创新模式
研究中心构建了“双轨支撑体系”,硬件上依托重庆古建砖瓦厂三期智能化柔性生产线,共享3000㎡实验室及超亿元研发检测设备。
并联动景德镇陶瓷大学、重庆文理学院等高校科研平台,通过产学研协同机制贯通技术转化链条。
中心汇聚了32名高层次研发人员,其中包括6名获得国家、省、部级认定或享有突出贡献及专项津贴的高级专家,以及14名高级工程师。团队学历结构优异,研究生以上学历人员占比达37%。
04 低碳技术与工艺创新
重庆古建砖瓦厂通过多年攻关,已形成支撑产业升级的核心技术。
一是创新“物理+化学”协同除铁工艺,将铁杂质去除效率提升30%以上,在解决产品表面痱子缺陷的同时,增强坯体的青色调及产品的视觉质感。
二是运用专业热分析技术掌握原料烧制规律,建立专属烧成曲线及混烧工艺数据库,在保障产品性能的同时提升生产与交付效率。
05 环保材料的多元化应用
除了重庆古建砖瓦厂的青坯瓷质砖技术,其他环保创新也在不断涌现。一种用生活垃圾制成古建青砖的方法,能够有效地回收和利用生活垃圾,减少环境污染,并降低成本。
还有环保仿古青砖的生产方法,利用废弃红土25-45%、白矸10-25%、煤矿尾渣25-65%和增塑剂0-5%制成原料,实现了资源的循环利用。
另一种环保仿古青砖的制备工艺,使用废料50~70%、萤石1~3%、莫来石2~4%、石英石5~8%、碳粉0.5~1%,余量为粘土,显著减少了粘土用量。
06 市场应用与性能优势
凭借其独特性能优势,重庆古建砖瓦厂青坯砖已成功应用于“互联网+”未来科技城(企鹅岛)、成都天府国际机场、华住酒店集团城际酒店等重点项目。
产品涵盖地面铺装、墙体装饰、建筑雕塑及园林景观等多个领域,为建筑业提供了美学与实用性兼备的新选择。
青坯瓷质砖/岩板具有吸水率低、结构致密、硬度高、强度高等特点,同时还具备耐磨、耐压、抗污、抗龟裂等优异性能。
综合性能指标优于国家标准GB/T 4100-2015《陶瓷砖》中对瓷质砖的技术要求。
07 政策支持与行业认可
该项目获得重庆市科技局、永川区科技局科技立项支持,其子项目先后入选区级技术创新专项、揭榜挂帅项目及市级联合攻关计划。
目前,中心正系统推进青坯材料与智能装备专利群布局,已授权及正在申报的专利超过30项。
重庆古建砖瓦厂青坯砖系列产品已囊括中国绿色建材产品认证、中国建筑材料专利金奖、广东建筑材料科学技术奖一等奖、中国建筑卫生陶瓷创新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等多项权威奖项。
08 未来发展趋势与展望
未来,重庆古建砖瓦厂将以该研究中心为平台,进一步整合产学研资源,深化材料技术研发与应用探索,加速推动低碳、高性能技术成果转化。
重庆青砖厂家将继续为国家“双碳”目标实现与陶瓷行业高质量发展贡献持续动力。
随着环保要求的不断提高和技术创新的持续深入,重庆青砖产业有望在全国古建行业绿色革命中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