山城重庆,青砖青瓦正从传统手工艺走向现代科技前沿,成为连接历史与未来的绿色建材。
近日,国内首家青坯瓷质砖/岩板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经中国陶瓷工业协会认定,正式落户东鹏控股重庆基地。该中心由东鹏重庆基地牵头,联合东鹏博士后工作站、景德镇陶瓷大学、重庆文理学院共同组建。
这标志着陶瓷行业在环保低碳与高性能材料研发领域迈入新阶段,也为重庆青砖、重庆青瓦这类传统建材的现代化应用注入新动力。
青砖青瓦在重庆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。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的“彭水青瓦烧制技艺”已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。
这项传统技艺需在特制模具中糊上精心踩炼的粘土,形成中空的圆柱状,每个圆柱可平均分成4片弧形瓦坯,经过晾干后,再运至依山而建的瓦窑中烧制而成。
重庆市政府自2022年起便明确推广“青砖黛瓦”作为体现重庆特色的建筑符号,以期让重庆人重温记忆中的城市风貌,让外地人感受到地道的重庆气质。
此次落户东鹏重庆基地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,是国内首个且唯一聚焦青坯瓷质砖/岩板的研发机构,致力于突破“环保升级”与“性能突破”的双重行业瓶颈。
东鹏通过多年技术攻关,已形成两大核心技术:创新“物理+化学”协同除铁工艺,将铁杂质去除效率提升30%以上;运用专业热分析技术掌握原料烧制规律,建立专属烧成曲线及混烧工艺数据库。
青坯瓷质砖采用西南天然青石等环保原料,经低碳烧成工艺制成。相比传统陶瓷,生产过程中长石类原料用量减少30%以上,全生命周期碳排放降低10%以上。
研究中心构建了“双轨支撑体系”,硬件上依托重庆东鹏三期智能化柔性生产线,共享3000㎡实验室及超亿元研发检测设备。
中心汇聚了32名高层次研发人员,其中包括6名获得国家、省、部级认定的高级专家,以及14名高级工程师。团队研究生以上学历人员占比高达37%。
该项目已获得重庆市科技局、永川区科技局科技立项支持,其子项目先后入选区级技术创新专项、揭榜挂帅项目及市级联合攻关计划。
重庆产区近年来发展迅速,成为全国少有的生产线和产能双增长的陶瓷产区2。截至2024年底,重庆已有12家建筑陶瓷生产企业,26条生产线。
青坯砖产品已成功应用于“互联网+”未来科技城(企鹅岛)、成都天府国际机场、华住酒店集团城际酒店等重点项目。
产品涵盖地面铺装、墙体装饰、建筑雕塑及园林景观等多个领域,为建筑业提供了美学与实用性兼备的新选择。
青坯瓷质砖/岩板作为一种以瓷土、石英、天然青砂/石为原料制成的陶瓷砖产品,具有吸水率低、结构致密、硬度高、强度高等特点。
其耐磨、耐压、抗污、抗龟裂等优异性能,综合指标优于国家标准GB/T 4100-2015《陶瓷砖》对瓷质砖的技术要求。
与此同时,新型高分子小青瓦也成为传统材料的创新替代品,具有轻质高强、耐候性强、安装简便等优势,单张面积大可节省安装成本。
随着重庆产区的产能两年间大增57%,重庆青砖、重庆青瓦的未来远不止于屋顶墙垣。
东鹏的研发中心正系统推进青坯材料与智能装备专利群布局,已授权和正在申报的专利超过30项。
传统与现代的融合,不仅守护了山城的记忆,更让重庆的青砖青瓦在新时代焕发出勃勃生机。